風電主要部件主要有塔筒(大金重工、天順風能、泰勝風能)、軸承(新強聯)、風葉(中材科技)、主軸(金雷股份、通裕重工)、法蘭(恒潤股份)、海纜(中天科技、東方電纜、亨通光電)等,以及整機商(金風科技、明陽智能、節能風電、運達股份)
根據去年各部件的漲幅和市場反饋的估值,大概總結如下:
估值從高到低排列的邏輯:
國產化替代強烈 > 全球市占領先 =出海預期強烈 > 出海預期強的整機商 > 其他部件
軸承 > 法蘭 > 塔筒 = 海纜 > 主軸 =整機 > 風葉及其他
軸承:
技術含量高,是風電中唯一急需國產化替代的部件,替代空間大也代表后期業績增量大,如新強聯,毛利率達30%,市場給到估值是60倍以上。
法蘭:行業代表恒潤股份,法蘭產品全球市占率最高,毛利率高達37%,利用原有的技術儲備準備開拓國產替代的軸承領域,所以市場給到估值在40-50倍之間。
塔筒:雖然塔筒龍頭是天順風能,但市場的關注點是二龍頭大金重工,產能擴張超預期,且一部分產能是出海全球,三季報環比增速是最高的,所以市場給了大金40倍以上的高估值,也是看中了大金的高成長性。現階段大金的估值已拔到位,未來能助推股價的只有業績的提升了。塔筒行業的平均估值大概在30-40倍之間。
海纜:競爭格局和塔筒類似,個人甚至覺得比塔筒好。國內有中天科技、東方電纜、亨通光電、寶勝股份幾家,海纜技術門檻高,新入玩家少,毛利高(達28%+),當前市場給到的估值在25-30倍之間。如今幾家海纜公司產能大部分應付國內市場,只騰出小部分出口,隨著2022擴產并加大出海計劃,全球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,估值有可能被拔高,類似光伏中的逆變器,在出海全球后市場拔高了估值(陽光、德業)。預計市場對出海的龍頭會給到30-40的高彈性估值區間,出海龍頭中天和東纜。
主軸:行業里有金雷股份和通裕重工,通裕占比小,估值大概在25-30倍之間。
整機:受制于2021下半年整機商內卷的價格戰,以及2022裝機量預期下降(實際上不一定下降),所以市場給風電整機商的估值一直不高,大概在20倍上下浮動。但年尾整機商不斷放出出海的利好消息,如明陽智能在英國建廠,金風科技的巴西運營項目等,如今國內整機商技在術上已趕超了全球品牌如西門子,且在成本上占據很大優勢,搶占全球市場只是水到渠成的事,一旦參與全球競爭,有助于估值的提升,估值可能也會從原來的20倍提升到25-30倍之間。
風葉/樁基/機倉罩:風葉有幾家在做,但沒有一家做風葉在主營中占比很高,連整機商都想自己做風葉來降低成本,所以市場也不會給到高估值,頂多給20-25倍了,如中材科技。其他的樁基、機倉罩、升降設備等價值量不高估值也不高。
結語
估值的變動受行業景氣度、行業競爭格局、公司自身核心競爭力、國內外發展環境所影響。尋找一些估值有提升預期的,業績潛在爆發的,股價才會迎來大幅上漲。
本文只做行業估值交流,不做個股推薦。
$中天科技(SH600522)$ $東方電纜(SH603606)$ $大金重工(SZ002487)$
金風科技、明陽智能、恒潤股份、新強聯。
聲明:(文章來源:雪球 作者:天晴到上漲時) 靈動核心環境服務平臺轉載此文目的為傳遞更多信息,如文章來源注明錯誤或者涉及文圖內容版權及其他問題,可及時在頭條私信我們,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版權聲明